整理:卢敏
IDC:预计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总规模将超184亿美元|陈敏委员: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影像诊断能力提升|百度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成立松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业界新闻
IDC:预计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总规模将超184亿美元
IDC预测,全球AI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885.7亿美元,并在2025年增至2,218.7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6.2%。2025年,中国约占全球总规模8.3%,位列单体国家第二。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议题重点提及,加上新基建、数字经济在内的持续利好政策促进了产业智能化升级。IDC预测,随着AI应用的不断落地,中国市场规模将以24.4%的CAGR增长,有望在2025年超过184.3亿美元。
技术维度
从技术维度来看,终端用户对硬件、软件及服务的总体支出逐年增加。根据IDC最新数据,在2021-2025的五年预测期内,半数以上的AI相关支出仍将流向硬件市场。随着AI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硬件增速将逐步放缓,五年CAGR保持在18.5%左右。软件将以更快的速度扩大市场规模,五年CAGR预计将达到36.2%,前景可观。
行业应用
IDC预计,政府、银行和通讯三大行业的支出规模在五年预测期内将持续保持领先,三者合计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受中国政府对安防的关注及十四五规划影响,政府行业在AI领域持续发力。尤其是在数字政府建设的需求下,政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势在必行,AI在泛政务领域也有广阔渗透空间。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受益于较好的数据化基础,以及较早开始采用AI,市场规模也在近几年持续增长。AI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领域,运营商纷纷加强AI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市场规模将以超过28.9%的五年CAGR高速发展。
应用场景
在行业维度的基础上,IDC《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涵盖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30个应用场景,并根据市场动态持续进行场景更新。增强的智能客服 (Augmented Customer Service Agents) 、公共安全和应急响应 (Public Safety and Emergency Response) 及销售流程推荐和增强 (Sales Process Recommendation and Augmentation) 将持续保持主导地位,三者合计占比在五年预测期内均接近30%。
IDC中国人工智能高级分析师程荫表示:“人工智能是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产业化聚焦的7大重点领域之一,智能化转型也是国企未来3年的工作重点,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进行智能化升级,或者加大内部AI研发力量的投入,这都将为AI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机会,未来五年内中国AI支出还将持续增长。”
陈敏委员: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影像诊断能力提升
在“人工智能助力健康管理”专场座谈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陈敏,就人工智能对基层诊断能力建设、疾病全病程管理的促进作用及放射科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发表了观点。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百姓对健康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但由于我国人口体量大且医疗资源有限,城市与基层、发达与不发达区域间的医疗资源不均衡日渐明显。为缓解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近些年,我的提案都与如何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并提升基层临床服务能力有关。”陈敏介绍,城乡间的医疗资源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医务人员的诊断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基层人才较为缺乏且经验不足,而人工智能可以暂时缓解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通过辅助基层医生提升临床服务能力以全面提升百姓的健康水平,缓解基层医院“无人问津”、大医院“人满为患”等现象,助力实现分级诊疗。
陈敏认为,影像诊断是临床诊断上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达到一定高峰并深度赋能了多个领域,人工智能与医疗领域紧密结合首先体现在对于疾病的辅助诊断、早诊早治和精准治疗,其次体现在临床决策支持、健康管理和新药研发中。他以放射科为例,在每日工作量巨大的情况下,AI不仅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减少漏诊的情况,也可帮助医生更早发现病灶。
“放射科数字化建设将是未来的趋势。”陈敏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健康领域的三大推进作用:一是人工智能有助于推进我国医学领域制定标准、高质量发展。我国很多疾病诊断、数据和指南都是借鉴国外的指标,人工智能技术对健康管理、疾病诊断、慢病防治等都有很大帮助。
二是人工智能赋能疾病全病程管理。人工智能目前是放射科领域热点,不仅赋能精准诊疗,在肿瘤诊断、分期、治疗疗效评估及预后风险预测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倒逼放射科人才队伍建设。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方面应用越来越深入,极大地提高了疾病诊断效率,但遇到“同病异象、异病同象”时,人工智能的分析能力较人脑仍有不足。人工智能在读片速度、精准度上给放射科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了一定压力,同时也促使放射科人才队伍建设加速。
企业
百度联合北京理工大学成立松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也成为2022年两会会场内外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们围绕科技创新建言献策,为实现科技强国梦贡献智慧力量。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也在政府报告中被多次明确提及。资料显示,当前社会AI人才缺口达500万,为社会输送复合型AI人才成为各大企业的首要目标。百度“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计划“自提出至今,仍在不断践行中。3月10日,百度与北京理工大学AI人才培养合作签约正式达成,双方从实践方向将AI人才培养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国仁、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洋、百度高校合作部总监李轩涯、百度高校合作部副总监计湘婷等参加签约仪式并讲话,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薛静锋主持会议。
(北京理工大学-百度AI人才培养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王国仁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北京理工大学经过多年快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学、自动化等学科都非常成熟,百度作为头部的科技企业,教学培养体系和教学培养资源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互补,我也非常有信心,把百度松果人才培养基地在北理工真正用好用足。”同时他提出,本次与百度进行校企联合共同提高AI人才质量,培养本校师资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未来亦可反哺百度,实现共赢。
李轩涯表示,当下的中国有培育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最好的土壤,未来5年,百度将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持续贡献。“未来百度不仅是将基于产业实践的AI或者计算机基础能力等相关产业实践开源开放出来,更希望通过与各个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把企业优势结合到高校的教育里来,这也是我们建立松果人才培养基地的出发点。”并且表示在人工智能AI领域,北理工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企业能够为学生们提供真实的科研案例和数据。
正如李轩涯所讲,AI实践离不开案例和科研数据,这点在百度与北理工的合作中得到很好的结果体现。北京理工大学-百度松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班主任曾杨杰介绍道,“今年来,计算机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不断开拓,与企业合作共建,发展新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实践平台,全方位培养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未来学院将继续和百度深度合作,也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能够从课堂将自己学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技能,到企业理念的转变。”
在《AI这时代,星辰大海》产教融合主题报告中,计湘婷分享了近年来百度在AI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成果和经验。计湘婷介绍说,百度聚焦于在未来5年培养500万AI人才。根据百度大脑开放平台数据显示,今天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非IT类专业学习人工智能的人群占比越来越高,活跃的开发者人数也在逐年大幅递增。因此,百度致力于与广大高校携手共同培养AI人才,并共同将AI赋能到千行百业当中。也因此,百度松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的教学体系,将更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崇源于产业实践的开放、共享精神,打造符合“创新、跨界、开放”标准的人工智能人才。计湘婷说,“百度致力于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虽然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但未来是可以创造的,相信百度携手北理工共同培养的AI人才,一定能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贡献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至今,百度与北理工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安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自动化学院、教务处等单位在深度合作、课程共建、竞赛活动、科研、实习就业等多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此次百度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成立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发挥校企彼此的优势资源,搭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丰富高校人工智能教学资源,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将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既具有实践能力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百度松果学堂在百度世界大会正式成立,旨在通过对AI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技术竞赛、产业实训、科研基金等资源的投入,培养出一批社会需要的AI菁英。目前,百度已累计培养超过100万AI人才,未来还计划为社会培养超过500万AI技术和产业人才。通过百度松果学堂的体系化实践赋能,在实现“人人皆可成为AI开发者“的愿景下,为中国AI产业发展的核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