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频道

“AI师父”正式亮相!百度发布首个“非遗武术大模型”

  4月25日,在Create 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与百度共同发布“非遗武术-百度文心大模型”,以大模型技术创新构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传播体系,助力非遗武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非遗武术-百度文心大模型”在Create 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

  拳种锐减,非遗武术传承传播如何破局?

  非遗武术是五千年文明的活态载体,然而其传承传播正遭遇严峻挑战。数据显示,传统武术拳种仅存129种。口传心授、师徒传承的传统模式受限于地域与师资,加之缺乏标准化教学体系,非遗武术的传承传播举步维艰。

  面对这样的困境,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中国武术博物馆馆长郭玉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非遗武术的传承传播,积极探索更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方式,并在非遗武术保护工作实践中发现了深层矛盾——“针对非遗武术,我们也在做一些规范化、系统化、抢救式的挖掘整理工作。当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人想学武术,但是学武无门、没有教师,只能通过书籍、视频,自己学练,缺乏专业指导。”

  事实上,非遗武术离人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这些特色拳种已经通过了武侠小说、电影、电视等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如何让更多老百姓学到非遗武术知识,参与到非遗武术传承传播中?这个问题,在大模型的加持下,有了新的答案。

  大模型让非遗武术“活”起来

  在大会现场,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与郭玉成联合发布“非遗武术-百度文心大模型”,基于文心大模型,融合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的专业积淀,将武术技法与算法结合,通过3D动作建模、AI动态纠错等技术,把非遗武术技术动作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和记录下来。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与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院长、中国武术博物馆馆长郭玉成联合发布“非遗武术-百度文心大模型”

  例如,练拳时,AI可以捕捉用户动作轨迹,与标准模型智能比对,实现动态打分评测和实时反馈指导;学习时,系统可解析发力原理,提供科学优化建议,让“纸上招式”变为“立体教学”。

  王海峰表示:“大模型丰富了非遗武术的教育形式,也创新了非遗武术的传承方式。未来我们将积极打造新场景,共筑体育强国,点亮健康中国。”

  据了解,“非遗武术-百度文心大模型”不仅让更多拳种流派“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也建构了武术数字化传承传播新形态,目前已在上海体育大学应用,服务广大师生,未来将会推广至更多场所,满足更多武术爱好者的多样需求,让非遗武术走到百姓身边。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