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IT168 旗下ITPUB 企业社区平台主办的中国系统架构师大会-专题研讨会·北京站成功举办。大会以“数智赋能 架构演进”为主题,探讨架构设计的最新趋势、优秀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侯圣文出席主会场,介绍了天翼云如何聚焦平台架构、国产化根技术、AI 应用生态三个领域,对息壤进行全面升级,打造国家云 AI 基础设施,为全社会提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侯圣文
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架构重构背后的逻辑
传统云计算架构以 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 (平台即服务)、 SaaS (软件即服务)为核心,但面对 AI 驱动的智算需求,这一分层模式暴露出关键缺陷——数据与模型的割裂。天翼云“息壤”将架构升级为“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五位一体,在新增 DaaS (数据即服务)和 MaaS (模型即服务)两层的基础上,对每一层都进行了全面能力的升级。
DaaS 层的价值在于解决“无数据不 AI ”的难题。天翼云依托运营商独有的跨行业数据资源,整合政务、金融、医疗等领域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形成标准化数据集。例如,在科研领域,通过接入高校实验室的私有数据与公共科研数据库,可快速构建垂直领域的训练环境,将数据准备周期大大缩短。
MaaS 层通过提供丰富的模型资源、开箱即用的模型服务以及端到端的应用开发支持,降低用户使用大模型的门槛,推动模型的快速落地应用。
侯圣文老师强调了息壤“五位一体”架构的理论,其目的是实现与资源、模型和应用平台的解耦,确保灵活调度与高效利用。在平台架构方面,天翼云在息壤平台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Triless架构,即深耕算力调度技术实现资源无关、自研异构训推框架实现框架无关、标准化AI开发流水线实现工具无关,通过对用户屏蔽资源、框架和工具等底层技术,极大降低大模型应用服务门槛。
智能体生态:从技术普惠到场景革命
DeepSeek 等开源模型的出现,带动全球实现“算力普惠”、“模型普及”、“ AI 应用普享”。AI 产业的经济价值向应用端快速转移,降低了 AI 应用的门槛,使得个人和中小企业能够与大厂同台竞技。但如何让算力与模型真正“用起来”,仍需要场景化的落地能力。天翼云的答案是通过应用托管引入生态智能体应用,构建垂直生态,为各领域用户提供一站式场景化解决方案。
为充分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天翼云息壤推出政务办公、教育科研、商务投标、研发效能四大场景智能体,以一站式场景化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多元化业务需求。
在政务办公领域,息壤慧政智能体具备一系列文档处理和分析等能力,并构建跨平台工具的智能工作流,实现一站式智能办公。
在教育科研领域,教育智能体提供教前、教中、教后的智能化工具,并在科研中助力调研预研和报告撰写,实现教学研究全链路智能化。
在商务投标领域,标书智能体支持投标方快速解读招标文件,把握评分项和废标项等,并智能稽查投标文件,大大降低废标率,提升投标质量。
在研发领域,研效智能体借助 AI 程序员辅助代码生成与知识复用,同时在研发管理层整合多维客观数据,智能科学评估人员绩效。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持续深耕政企核心市场的基础上,天翼云“息壤”进一步将服务边界延伸至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及科技创新企业,构建从底层算力资源到上层应用生态的全链路支撑。通过“资源-产品-应用-服务”四层架构的体系化升级,平台不仅为早期独角兽企业提供轻量化算力入口,更面向瞪羚企业的爆发式需求,提供弹性可扩展的智能化基础设施。
总结来说,天翼云智算服务真正实现端到端覆盖大模型训推用全链路,提供全流程易用、好用、高效的智算服务平台,并且满足客户多样化算力需求。
写在最后
天翼云“息壤”的架构升级与生态布局,本质上是一场围绕算力自主权的技术长征。其目标在于构建一个包容开源与国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生态系统。
当 DeepSeek 让算法平权成为可能,天翼云的下一步或许是将这种平权从技术层推向产业层——让算力资源、模型能力与场景创新真正流动起来,成为千行百业的“新基建”。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唯有持续迭代与生态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