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频道

北京超算发布MaaS平台应用标杆案例:开启智能化“水电时代”

  当人工智能训练算力以每年10倍的惊人速度膨胀,一场由算力重构的产业革命正悄然到来。

  2025年8月13日,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以下简称北京超算)于第二十一届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大会上,正式发布AI智算云MaaS(Model-as-a-Service)平台应用案例,通过整合超万卡算力资源池与50余个主流大模型,为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高弹性、低门槛、全场景”的解决方案。现场发布的三类标杆案例,成为平台赋能产业的优秀实践。

  “过去企业买算力如同自建电厂,如今我们直接输送电流。”北京超算CTO甄亚楠的比喻揭示了平台本质。面对中小企业搭建AI系统的高昂成本与技术瓶颈,北京超算将DeepSeek、GLM、千问等50余个主流模型深度优化后集成至算力池,用户通过API即可调用经过千亿级tokens训练的成熟能力。

  这一模式在多个领域快速生根:模景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平台集成的DeepSeek-V3模型,仅用数月便构建起覆盖百万求职者的AI就业生态。其“时机”系统通过大模型解析面试表现、生成能力“星光图”,并实现简历与岗位的智能匹配。

  在香港城市大学的材料实验室,科研人员正经历效率革命。通过调用DeepSeek-R1模型,团队从堆积如山的论文中自动提取材料成分与性能参数,制备材料性能数据库。

  而在某国家实验室,基于DeepSeek 32B的一个小模型,一周内就能把80万新闻数据基于大模型进行信息提取,若自建系统,仅仅硬件采购时间就不是以周计算的。

  这三个来自不同维度的实践,共同昭示着一个趋势:算力渗透的不断加速,正让产业转型生出越来越多的新解法。

  而面对中小企业“高投入、低弹性”的算力使用困境,北京超算更以三大核心能力破局:

  智能调度引擎是平台的“神经中枢”。自研ParaSelect系统通过解构模型参数与硬件特性,将性能预测误差压缩至1.9%——这一能力在某10B级模型与H20算力平台的匹配实践中得到验证。支撑这一精准调度的,是覆盖NVIDIA H/A系列、华为昇腾的超万卡资源池。

  开放模型生态则打破技术壁垒。平台深度融合50余个主流开源模型,覆盖文本推理、视觉理解到多模态生成的全场景能力。企业无需购置硬件或搭建环境,通过API即可调用优化后的模型服务。正如甄亚楠所言:“用户只需登录平台,点击所需模型,传统算力建设的复杂流程已被完全屏蔽。”

  普惠成本架构成为中小企业核心助力。区别于传统算力基建动辄数百万的投入,平台采用Token级计费模式:每百万级Tokens成本仅需十几元。这种“即用即付”的模式,极大降低了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的AI试错与创新成本。

  【AI智算云MaaS平台荣获大会产品创新奖】

  当研究者不再纠结GPU型号,当创业者不再畏惧算力账单,创新的闸门才真正开启。北京超算AI智算云MaaS平台,正让这一切成为现实。通过持续整合前沿模型与优化调度策略,它驱动着千行百业加速驶入智能化快车道。其展现的普惠算力图景令人期待,而更重要的是,它正重新定义算力服务的未来——让智能如同水电般触手可及,为每一份创新注入澎湃动力。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