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5算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了题为《2025年算网融合产业发展十大热点》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我国算网融合从“技术验证”迈向“量质齐升”关键阶段的核心趋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
我国算网融合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量质齐升的关键时期,呈现政策目标逐步明确、产业建设加速协同演进、国产化攻关效能持续提升、行业应用深度融合落地的显著特征,加快重塑数字经济发展范式。
敖立指出,我国算网融合已形成“网络计算化、计算网络化、算网数据一体化、算网安全、算网基础设施”五大方向,并从中提炼出十大热点,全面覆盖技术演进、产业落地与生态构建。
网络计算化:筑牢数字创新底座
热点一:SD-WAN边云算协同创新,加速智能场景应用落地
SD-WAN正从传统企业组网向“边-云-算”协同演进。据统计,2025年全球SD-WAN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5亿美元,中国基础设施与服务市场也呈爆发式增长。其与AI、SRv6等技术融合,实现业务—网络—算力智能调度,支撑工业互联网、云游戏等实时交互场景。
热点二:RoCE+确定性技术促高效协同,助力高质量跨域互联
RoCE(RDMA over Converged Ethernet)结合确定性网络技术,正成为高性能计算、智算中心和大模型训练的关键支撑。通过硬件兼容、无损传输和时间同步机制,实现跨域百G级稳定数据传输。
热点三:算网电一体协同供给,驱动多地智算规模扩容
随着智算中心规模迈向“万卡集群”,能耗成为核心挑战。“算网电一体化”通过源网荷协同、AI智能调度和绿色技改(如液冷、自然冷源),推动PUE值降至1.3以下,实现算力与电力动态匹配。
计算网络化:超智融合构建智能新生态
热点四:超智融合助力异构计算深度演进,成为算效提升新途径
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超算与智算资源,实现混合精度计算与存算一体架构,支撑“AI for Science”及大模型训练。芜湖超算中心等实践表明,异构算力融合正从技术验证走向产业落地。
热点五:视频+AI重塑边算产业链,促视频领域数智化升级
传统视频产业面临算力激增与实时智能化挑战。边缘AI通过轻量化部署与云端协同,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交通治理、医疗监护等领域,实现“云-边-端”全栈智能升级。
算网数据一体化: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热点六:存储+算力+网络协同演进,突破算网能效瓶颈
存储被纳入“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四大核心指标。3D NAND层数突破500层,存算一体芯片能效提升百倍,长江存储Xtacking 3.0等自研技术推动存储架构升级。
热点七:算网数智激活数据价值,深化行业智能服务水平
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化。高质量数据集(如CCI 4.0)成为大模型发展关键,在电力、物流等领域已形成跨域流通范例。
算网安全:零信任从理念走向规模化
热点八:零信任建设全面提速推进,多行业应用深化落地
零信任已从安全理念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与AI、量子技术深度融合,实现“身份-环境-权限”动态管控。能源、制造、金融成为应用先行行业,政务、教育等领域加速跟进。
算网基础设施:国产化升级拉动内需
热点九:算网基础设施成熟度进阶,打造智能集约新模式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六大特征。多地开展算力网实验场建设,推动跨区域调度与行业融合应用。
热点十:算网国产化升级拉动内需,完善本土产业新链条
从芯片(海光、昆仑芯、昇腾)、服务器到基础设施集群,国产化全链条发力。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内需,算力券、产业基金等举措降低企业用算成本,激活万亿级市场。
敖立总结,算网融合不仅是技术和产业的协同演进,更是数字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随着国产化生态持续完善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中国正加速构建自主可控、全球领先的算网基础设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