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3日,第十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25)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历时三天的盛会由IT168联合旗下ITPUB、ChinaUnix两大技术社区主办,以“智能创新 数赢未来”作为核心主题,致力于探索AI时代数据库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次大会经过精心设计,设置2大主会场,16+技术专场。在这些会场中,众多前沿议题被深入探讨,其中涉及数据库自主可控架构设计、数据库内核解析、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实时数仓等内容展开分享和探讨,同时,还根据AI应用落地需求,加强设置了AI For DB、Data+AI、向量数据库与RAG检索技术实践等AI应用实践专场。
8月23日,是专场最多、也是一线DBA十分期待的一天。当天有多云与云原生数据库开发与实践、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工具创新、向量数据库与RAG检索技术实践、实时数仓与湖仓一体应用实践、DataOPS、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及Data+AI等八大重量级专场。
攻克弹性与性能难题:腾讯云TDSQL-C的Serverless与AI内核革命
云智融合正在深刻重塑云原生数据库的技术范式。在腾讯云数据库产品总监刘迪的分享中,TDSQL-C 以全链路Serverless架构为核心,实现对计算、内存、存储资源的独立感知与秒级伸缩,从容应对百万级并发、毫秒级延迟的极端业务场景,标志着数据库正式进入“无感弹性”时代。
▲腾讯云数据库产品总监 刘迪
在Serverless智能弹性方面,系统突破传统响应式扩缩容模式,引入AI预测能力,构建起事前决策机制。通过DNN、Transformer、LSTM等多模态时序模型对历史负载进行辨别分析,提前30分钟预测流量洪峰,准确率超80%,有效规避了虎扑等平台热点事件中的扩容延迟与OOM风险。在弹性过程中,通过自研内核组件实现颗粒化内存resize与redo存储层异步生成page,保障变更过程零抖动;Proxy层防闪断技术更使跨机扩容时95%以上连接保持无损,在富途证券等金融高频交易场景下,实现了弹性过程中业务零感知。
另一方面,AI深度赋能数据库内核,重构性能优化范式。从内核、网络、软硬件以及操作系统多个层面进行全链路性能优化,让性能大幅提升。以网络层为例,搭配自研HARP网络协议,多路径并行传输提升有效带宽,性能在大IO场景下相比RDMA提升30%+。值得关注的是AI自学习优化器,相比传统优化器能够通过执行计划全局最优、代价模型动态适配业务负载、准确可量化的基数估计以及计划自学习演进机制,实现对复杂查询语句的全局最 优解搜索。
目前,该系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社交、电商等领域,未来腾讯云数据库还将持续向智能化内核与无感弹性方向演进,推动数据库从“工具”进化为“AI驱动的业务伙伴”,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坚实底座。
当RAG席卷千行百业:GaussDB如何构建企业级知识检索底座
随着大模型技术不断深入行业场景,RAG(检索增强生成)正迅速成为企业构建智能应用的核心架构。面对金融、电力、政府等关键行业在落地AI应用时面临的数据整合难、系统复用成本高、业务价值评估复杂等挑战,华为GaussDB以“内生融合”为理念,正在重新定义企业级知识检索底座的能力边界。
▲华为数据库高级技术专家 朱金伟
华为数据库高级技术专家朱金伟表示,GaussDB不再将向量检索视为外挂能力,而是通过内生融合的融合检索引擎,实现标量与语义查询的统一处理。其基于CBO优化器的动态混合检索算法,可根据数据量和选择率自适应选择查询最优策略,显著提升复杂查询效率。在流式更新场景中,凭借动态稀疏选边策略与后台局部重建技术,即便在高频增删场景下,仍能保持99%以上的高召回率,满足企业对知识实时性的需求。
面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GaussDB提出“以存代算”的设计思路,支持百万至百亿级向量规模,分布式架构可实现PB级别容量扩展,并依托向量感知的分布式策略提升整体吞吐20%以上。同时,通过NPU异构加速技术,向量索引构建和查询性能提升可达4~12倍,充分释放硬件算力潜力。
目前,该能力已在多个客户落地应用,支撑企业级文档检索、智能投研、内容安全审核等关键业务场景。而在生态层面,GaussDB积极与Dify、RAGFlow等平台集成,提供从向量检索、模型调度到应用开发的一站式RAG解决方案。
未来,GaussDB将继续向AI-Native内核演进,致力于实现从数据库到自主决策系统的跨越,为企业构建端到端的智能数据底座,推动RAG技术在千行万业中深入应用。
天翼云DTS:打造智能、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底座
在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数据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高效、安全、灵活的数据流动能力成为刚需。天翼云数据传输服务(DTS)作为一款全自研的数据迁移与同步工具,凭借其“Any to Any”架构设计,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提供标准数据传输服务,支持海光、鲲鹏等多种国产化平台。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数据迁移服务团队负责人 沈春
“DTS是集迁移评估、数据迁移、数据同步及数据订阅于一体的数据传输服务,支持30多种同异构数据库类型实时同步,包括关系型数据库、NoSQL、大数据(OLAP)等多种数据库,广泛应用于数据库上云、容灾备份、多活架构和实时数据分析等关键场景”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数据迁移服务团队负责人沈春对DTS的产品能力做了精准解读。
基于此,天翼云TeleDB DTS获得了一系列行业认可,不仅获得了国家软件著作权,还拥有10余项技术专利,并取得了中国信通院数据库迁移工具能力认证。
在迁移评估阶段,DTS引入ADAM智能评估系统,通过动静态SQL采集与知识库驱动转换,显著提升数据库的语法兼容性与迁移成功率。能力模型画像功能从连接数、吞吐、AP/TP倾向性等多维度为企业推荐最优目标库类型,实现平滑迁移与精准选型。
在容灾与国产化替代场景中,DTS已支持drds元数据纳管、一键升主、多活双向同步等企业级功能,并在电信等领域落地。其“全增一体化”架构通过中间存储实现多个下游共享增量数据与统一位点管理,有效支撑企业跨云多活与故障无缝切换。
面向AI时代,DTS正积极拓展与向量数据库集成、智能运维体等生态协同,构建具备实时处理和写入向量数据库的链路与决策支持能力的新一代数据流转平台,为千行百业提供端到端的智能数据集成与治理服务。
Data + AI时代下的数据处理分析架构与技术演进
在数据规模指数级增长与AI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企业数据处理分析架构正经历根本性变革。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印才华指出,面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并存的新场景,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PostgreSQL 正在通过整合数据分析、向量检索、RAG(检索增强生成)及In-DB AI等能力,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Data + AI”解决方案。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 印才华
值得关注的是,AnalyticDB PostgreSQL与阿里云百炼、钉钉、阿里云PAI工具以及Dify、RAGFlow等Agent Framework实现集成,DashScope、ModelScope以及Hugging Face等模型服务交互,同时提供企业专属知识库及Chatbot、文/图搜图等解决方案供企业直接使用构建AI应用。
以向量检索为例,由于向量数据库产品面向业务需要更为全面的衡量维度,除了面向向量检索算法的ANN Benchmarks之外, AnalyticDB PostgreSQL还衡量了查询检索性能、索引构建性能、存储成本与效率、实时性以及混合检索等标准,可支撑千亿向量数据,提供高并发低延时的响应。
印才华通过宝宝树、零跑汽车等多个业务场景案例进一步说明AnalyticDB PostgreSQL的优势。以零跑汽车智能座舱RAG业务场景为例,零跑汽车基于阿里云百炼平台&云原生数据仓库AnalyticDB PostgreSQL向量引擎,通过安全的数据解决方案实现大模型落地座舱,完成用户相关查询、创作等互动,持续提升用户座舱体验。
基于AnalyticDB PostgreSQL向量引擎在实现私有知识不出域和车型租户隔离的安全可靠保障下,通过内置原生“向量检索+全文检索+结构查询”多模态一站式多路召回能力,大幅提升了智能座舱的交互效率,知识检索准确率和用户体验。
至此,第十六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 2025)完美落幕,历经十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如今的DTCC已然成为国内数据库领域的技术风向标,见证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演变。
最后,让我们相约明年2026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